歷史中很多的音樂家們都生長在貧困不佳的環境,而今仍創作出傳頌百年的好作品,我想正是我們學習古典音樂很重要的一環。
Maggie老師也很喜歡分享這些音樂家的故事給我的學生們,這樣可以更深入了解音樂家的作品和感受。(雖然小朋友們只是愛聽故事啦!不過還是很希望能淺移默化寶貝學生們⋯☆〜(ゝ。∂))
在這篇文章裡,則是更科學的讓我們更信服:即使成長在環境不佳的人,仍可以有不凡的成就,完全是依靠「修復力(Resilience)」
~~~~~~~~~~~~~~~~~~~~~~~
一個糟糕的戀人會讓你不再相信愛情?
父母離異一定會對性格造成影響?學校的霸凌造成揮之不去的陰影?
曾經糟糕的經歷,一定會毀掉我們的未來嗎?
正如那句歌詞「What doesn'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」,未來生活如何,主要看你的「修復力」。
「過去的經歷會塑造我們今天的樣子。」這樣的觀念已經顯得陳詞濫調的時候,人們開始對它有了一些質疑:
我的原生家庭已經是這樣了,難道我就注定會受到影響?
有兩個明明經歷差不多,為什麼後來發展的情況差別很大?
每個人都無法回到過去,改變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。
但是什麼原因讓有的人能夠克服原生家庭的不幸,成為健康、快樂的成年人?
心理學家們引入「修復力」 (Resilience)概念,幫助我們進一步理解「過去負面的經歷」和「現在的你」之間的關係。
什麼是修復力?
你是如橡膠一樣的人,還是玻璃一樣的人?如果你用力摔打橡膠,橡膠可以暫時被彎曲、壓擠,但總是會回彈成原樣。而玻璃卻無法承受這些打擊會徹底破碎——。
那種讓人在承受打擊之後恢復的力量,就是「修復力(回彈力)」,英文中稱為Resilience,Wiki中這樣定義它:心理修復力是指個體良好適應壓力和逆境的能力。這種壓力和逆境可能來自家庭、關係問題、健康問題、工作或財務壓力等等。
明尼蘇達大學發展心理學家、臨床醫師Norman Garmezy,在他四十餘年的研究中,調查數以千計的孩子。其中有一個男孩,得到了他多年持續的關注。
他認識這個男孩時,男孩9歲,母親酗酒,沒有父親。每天,這個男孩都會帶著一個同樣的「三明治」來學校:兩片麵包,中間沒有任何東西。因為家裡沒有人做食物,麵包是他唯一可以吃的東西。儘管如此,這個男孩一直希望「不要讓別人同情,也不要讓別人知道自己母親的問題」。每天,他都會微笑著帶著那塊麵包走進教室,精神奕奕。長大過程中,男孩始終在學業、人際、心理健康方面都表現良好。
這個男孩屬於一群特別的孩子。——很多年的時間𥚃,Garmezy 教授走訪了許多學校,尤其是那些經濟困難地區,尋找那些處在糟糕處境中,看起來很大概率会成為問題的少年,但實際卻成長得令人驕傲的孩子。
Garmezy教授說,他們「儘管經歷過異常困難的處境,卻不斷走向成功、不斷獲得超越大多數人的優秀」。這些孩子的身上所體現出來的,就是Garmezy後來定義為「修復力」(resilience)的東西。
你並不是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「修復力」。當你處在順境中的時候,你很難知道自己的修復力水平到底怎麼樣。只有當你遭受了負面人生經歷,你的人生在那之後繼續開展,才能逐漸看出一個人的修復力是否強大。也就是說,只有在面對障礙、壓力、環境威脅時,你才能知道自己究竟是具備還是缺乏修復力——你會被壓碎,還是會彈回來、戰勝它?
幸運的人生不需要修復力。而如果你沒有很幸運地擁有一個順暢的人生,你的修復能力,就會影響你最終的生活幸福感、以及你能夠取得的成就。
所以:記得,糟糕的經歷本身
不一定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。
Garmezy教授是第一個在實驗語境中研究「修復力」這個概念的人。在他之前,人們對「負面的生活經歷」的研究,往往是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的:哪些經歷、因素會讓人變得更加「脆弱」——更容易過上糟糕的生活?這些也就是研究者們所說的「風險因素」。這些因素的存在,預測了一個個體未來生活不幸福的概率更高。
你可以評估一下,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,有沒有過很多的「風險因素」?
急性的風險因素包括遭遇事故、目睹暴力事件等;
慢性的風險因素主要來自不良家庭環境和社會地位低下,例如父母本身有心理或者精神問題,長期處於身體或者語言暴力環境,被父母惡劣對待,糟糕的離婚等等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一些慢性的風險因素、環境威脅,可以是很隱蔽的。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「習以為常」,不會像遭受了急性風險的孩子一樣,表現出激烈的壓力反應。因此不管是他們自己還是他人,有時都很難意識到。他們的壓力反應是相對緩和的,卻會對他們造成反復的、日積月累的長期影響。
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家Bonanno卻提出,這些負面的經歷和事件本身,對於人們未來的生活境況沒有太大的預測力。
「研究數據發現,曾經遭受了創傷性的事件這一點,無法用來預估人們未來的社會生活功能」,他說,「只有當人們對這些創傷性的事件有負面的回應時,它們才和未來負面的影響聯繫在了一起。」也就是說,即便你曾經在惡劣的環境中生活過,或者曾經經歷過糟糕的事件,都不表示你的未來會受到它們的影響,一直糟糕下去。決定性的,是你看待這些事件的角度和回應的方式。
他認為,很多不好的事件在發生時,都只能被稱為「潛在創傷性事件」。例如,你最好的朋友因病過世,當時的悲痛在所難免,如果你一味把它看成創傷,它對你的影響會延綿不絕;而如果你把它看作一個有意義的事件,它提醒你注意身體、珍惜身邊的人等等,它就不再是一個創傷。
「創傷本身沒有延續性」,你對創傷的解讀才是有延續性影響的東西。
好消息是,積極的修復認知力是能夠習得的。「我們能通過調整思考問題的方式,讓自己更脆弱或更堅強。」
哥倫比亞的神經學家Ochsner做了一系列實驗。他對一些人給予一系列能夠引起正面或負面反應的「刺激」。在給出負面反應的刺激時,他訓練被試驗者,重新從積極的角度理解這個「刺激」。當一些刺激原本引起激烈情緒時,他訓練他們意識地調節自己情緒,讓情緒冷靜。結果發現,被試驗者對於刺激的反應會真實地出現變化,並持續維持這種變化。也就是說,人們管理情緒的能力可以訓練,而訓練的效果會是長期的。
另一方面我們如何解讀負面的人生經歷,對於修復力的習得至關重要。賓州大學相關的研究指出,以下三種解讀方式的轉變是極為重要的:
1. 從向內的變為向外的(「壞事的發生不是我的錯」。);
2. 從總體的變為具體的(「這是一個獨立、單一的事件,並不暗示著我的全部生活都大錯特錯」。)
3. 從永久的到暫時的(「眼前這個情況是會發生變化的,而不是假設一切都已經固定不變了」。)
這三種改變會極大改善人們的心理狀態,降低人們的抑鬱傾向。
如果你將困境重構為挑戰,你會更加靈活地處理它、跨過它、學到經驗,然後成長。而如果只看到它的災難一面,潛在創傷事件就會變成持續的問題,你會感到動彈不得,負面的影響會越積越多,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,直到有一天真的把你壓垮。
對一些人來說,活著的感覺,始終像是一場接一場的戰役,需要翻越一座接一座的山峰。而修復力是你必不可少的裝備。~~摘錄自Lenz雜誌
From: 「文茜的世界周報」
留言列表